“你們是中樂透了嗎? 還是你們繼承了誰的遺產? 怎麼一年到頭都在玩?”
“都出門一年多了, 錢快花光了吧? 什麼時候回來工作.”
“都三十多歲了, 還不快買房子生小孩. 還每天想著玩.”
“你們….不怕坐吃山空嗎?”
以上種種來家人親戚朋友們的關心, 時不時的出現.
雖然已經計劃許久, 但一年多前要出發時, 我們還是提心吊膽, 不能確定我們的規劃是否能真如預期, 用存款及投資的利息來支付我們未來的生活.
所以從出發以來, 我跟J努力地詳細記錄了我們所有的花費, 試驗了一年多後, 真正確定我們能這樣放輕鬆的快樂過生活到老, 才決定在把我們能在30多歲退休環遊世界的撇步分享給大家.
首先要澄清, J跟我並不是田僑仔的小孩, 也沒有好運到中了樂透一夜致富還陰險的不分大家一起花.
反之我們二個算都是窮苦人家的小孩. 也跟普羅大眾一樣, 認真讀完大學, 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有多餘的錢就存起來. 期待每年的年假去旅遊. 在當時想起來退休應該是4,50年後的事.
跟很多人一樣, 我跟J都很熱愛旅行. 剛認識J時, 我們共同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去環遊世界. 但對於金錢很沒安全感的我們, 又沒有勇氣放下工作, 雖然能看遍世界, 但在一二年內把辛苦存下的存款花光光.
可是我們又不想把人生最精華的時光賣給公司, 工作到七老八十玩不動了才柱著拐杖去看花賞鳥. 所以在十年前我們就開始找資料尋求除了中樂透以外能提早退休的方法, 沒有偏財運的我們就走最簡單也最實在超積極存款計劃.
為了省下房租及追未來的老婆, J花了半年的時間, 寫了無數次的企劃書, 終於說服他的公司外派他到台灣. 接下來的二年房租水電全免, 我們各自存下80%以上的收入. 並開始把所有的花費記錄下來.
二年後工作合約結束搬回西雅圖時, 我們決定不買房子車子, 租了在市區內的一房一廳小公寓. 房子小所以租金便宜. 在市中心交通方便, 出外就坐公車或走路. 大部份的傢俱都是從網路上(craigslist)買二手. 雖然美國的生活費及物價都比較高, 我們還是能存下約60%以上的收入.
因為對婚姻的恐懼, 中間我跟J分手了2年, 他傷心過度加中年危機發作的, 搬到LA過享樂單身漢的生活. 而我則是回到台灣努力工作, 雖然還是習慣存下大部份的所得, 但也對自已越來越大方, 一有假期就飛出國渡假.
沒預期的再次相遇, 閃電結婚, 再度搬回美國, 檢視了我們的存款及花費後, 我們更確定想要在三年後(也就是我33歲 & J38歲時) 退休的計劃. 我們搬到華大附近便宜的學生區, 房租比之前減少了3成. 我上課以外的時間就在家裡煮飯, 省了許多外食的費用. 這三年雖然只有J一人工作, 但我們還是存下了70%以上的存款.
我們退休計劃的第一步就是確認目標金額. 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不同, 存多少錢才是夠了, 因人而異. 但一個基本的算法就是”每年的可花費的金額是總存款數的4%” (這個數字是參考最基礎常用的退休金計算法 4% rule得來的).
假設你一個月支出為40,000, 一年總支出為480,000. 你就需要有480,000 ÷ 4% = 12,000,000的存款.
如果你習慣支出較高, 就要有更多的本金來當退休預備金.
以年息5%複利計算, 跟另一半一個月各存20,000, 20年後你們就能各有近8百萬的存款. 更何況隨著年紀增長, 收入應該也會增加. 能存的錢也越多. 40歲以前退休並非不可能. 雖然在存錢時只能動用收入的30-40%有時候有點痛苦, 但越早開始存錢, 就越早能享用到複利的果實. 只要咬牙撐過10年, 之後的日子就快樂無比.
我們根據平均年支出存到了設定的目標後, 還是有點害怕, 所以選擇來到物價低廉的中南美為環球旅行的第一站. 這一年來我們不但花不到總存款的4%, 還有多餘的股息可以再投資. 簡單來說就是旅行了一年多, 完全沒節制的花錢, 存款還不減反增.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認為退休是很久以後的事, 選擇把收入拿來”增加生活品質”. 買了各式各樣東西, 還得買個家背著房貸來囤積這些東西. 工作累了, 就休年假出國一星期走馬看花再多買點記念品來慰勞自已的辛勞. 收入多了就去遠一點的地方, 買好一點的車, 換大一點的房子. 三四十年的生活就這樣週而復始過著.
J跟我的工作時的收入不錯, 如果繼續工作到60歲可能可以全身名牌, 買跑車, 遊艇 小船, 住豪宅. 但那些”身外之物”真值得我們浪費生命汲汲營營的追尋嗎? 我們寧可選擇把大部份的(70%)收入拿來生股息. 其實大部份珍貴無可取代的東西都是無形的, 家人朋友們的祝福, 旅行中的見聞, 背包裝不進的就放入眼裡心裡珍藏. 習慣於簡約的生活. 減少物慾. 無負擔二手空空背著背包自在的到處旅行的生活體驗, 對我來說比擁有任何東西都珍貴. 今年在中南美, 明年回亞洲, 再來去歐洲. 遇上喜歡的地方就長住一陣子, 不想流浪了就找個我們最愛的地方定居.
達到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後, 心靈也自由了. 你可以選擇自已想做的事, 想去的地方. 熱愛工作的人不用為了生計, 而是出於熱情自已喜愛的工作. 沒有壓力快樂自在的享受生活.
存款的高低跟所得高低有相對的關係, 但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有很多高所得卻低/無存款, 或甚至還負債的朋友. 如果你也想儘早退休, 不用為錢困擾, 快快開始計劃如何奔向你的財務自由吧! 第一個步驟很簡單, 就是從今天起好好的記下所有的支出, 這樣你才能知道要存金雞母. 還沒學會理財就別想著投資. 先把自已的帳務理清, 有了足夠的準備金後再來考慮投資.
人生的路很多種, 分享這篇文章只是讓大家看看我們選擇的另一種人生道路. 也鼓勵各位朋友們趁年輕時提早設定目標, 計劃人生.
另外, 我們旅行來每個月的支出都詳細記錄在gocurrycracker. 供想要長期旅行的朋友們參考.
http://www.gocurrycracker.com/expenses/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328travel?ref=hl
(⇣@ 2012出發的第一站墨西哥Teotihuacan)
大家的問題我整理在以下文章一同回答.
關於提早退休的答客問. 有問必答
請先看我後來補充的這篇: 最簡單易懂的財務自由概念 updated on 2013/12/20
Part 1: 關於存款updated on 2013/12/15
Part 2: 關於理財 updated on 2013/12/17
Part 3: 關於小孩與父母updated on 2013/12/28
計畫趕不上變化的
版主回覆:(12/13/2013 11:21:40 PM)
所以不計劃就沒有變化嗎?
做好財務規劃至少變化來時可以有預備金來應對呀.
跟本是推銷文 ,會相信的人就去賭吧 ,到時最好每年有4%利息可以拿
版主回覆:(12/14/2013 06:06:14 AM)
我不知道我除了勸大家少銷費多存錢外還推銷了什麼東西. 4%rule不是我發明的, 是一個經濟學家提出的模型, 經過許多人反覆驗證而得來的.是很多退休人士用來推算退休金的基礎算法. 文中也有付上連結. 如果你有疑問歡迎你提出問題, 而不是不去了解就來全面推翻別人的說法.
沒有小孩自己花怎麼會不夠 但如果有家庭 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版主回覆:(12/14/2013 11:12:38 PM)
每個人的人生計劃及目標都不同. 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在短時間內存下最高%的所得, 所以沒有打算在經濟尚未穩定時生小孩. 達到財務自由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親自教養小孩, 陪伴他們成長. 不需要多花費送他們去托兒所或安親班.
如果我們願意, 現在生也還來的及. 生孩子不就是希望能有時間參與他們成長嗎? 如果在我們還在為生活忙碌時生小孩, 反而錯過很多與他們相處的機會.
但是我很多早生小孩的朋友們也從來不後悔為家庭的付出, 看著家裡可愛的寶寶就覺得再辛苦都值得. 不過就算生了孩子還是可以努力朝著財務自由邁進, 還可以以身做則教育小朋友金錢觀.
小心金融危機
版主回覆:(12/14/2013 10:56:07 PM)
金融危機影響的是全球每個人, 不是只有我們. 除了1920-1930年代的大蕭條外, 近代的重大金融危機均在3年內左右漸漸復甦. 省著花我們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撐1-2年的生活費. 不需要在股價跌時認賠急售. 反而是沒有存款習慣的人在金融危機時要擔心被裁員或減薪而無法支付生活所需. 大家一起來多存緊急準備金吧.
那個…5%是扣掉通膨後嗎?
感覺要一年穩穩賺到5%很難
連續10年都能賺5% 豈不就算是高手了嗎0.0
版主回覆:(12/14/2013 11:14:02 PM)
5﹪的部份請等我下篇文章跟其它問題一同解答.
嗯嗯~謝謝分享方法喔^^
早安! 我那邊也很多國內外好吃好玩的~希望您來欣賞交流喔^^
週休快樂~
版主回覆:(12/15/2013 11:36:05 PM)
謝謝!
非常認同,因為我也是經過這樣的過程,只是更積極些,我相信作者會成功的,加油
版主回覆:(12/15/2013 10:00:57 PM)
謝謝 🙂
有的人有夢想就努力去追求,甚至分享給別人
有的人不想追逐夢想,只想要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跟其他人別作夢
我由衷感激第一種人的出現
版主回覆:(12/19/2013 01:52:10 AM)
謝謝~
有的人不是不想追逐夢想, 而是被生活摧殘的連做點夢都不敢了. 進而害怕新的想法及觀念.
其實我們用的方式是最土法煉鋼的方式, 也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少花多存. 分享出來只是想讓更多人思考低物慾多存錢的生活方式. 希望大家都能有勇氣去追求夢想 .
工作時的收入高,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看來要換個收入高點的工作才行了
版主回覆:(12/15/2013 10:13:58 PM)
如果能有辨法增加收入而支出不變那當然是最好. 我跟老公都只是一般大學畢業生, 並沒有多特別. 只是在工作中不停的努力. 增加自已的專業能力. 相信你的薪水也會反應出你的努力. 再不然就要思考有沒有辨法增加其它收入.
非常棒的分享耶^^不只有分享旅遊過程還有怎麼辦到的讓我覺得好像身為普羅大眾的我也有機會做到,請問您還在台灣嗎~~可以邀請您來我們學校分享嗎(如果您有空的話且願意的話)
版主回覆:(12/15/2013 10:18:29 PM)
我現在在墨西哥, 明年應該會回台灣一趟. 如果時間能配合的話當然可以.
加油加油
有夢想也朝著夢想前進中真是太美了
版主回覆:(12/15/2013 10:46:11 PM)
謝謝~ 大家一起朝夢想前進!
真的是很棒的分享,也令人很佩服
有夢真美,築夢踏實更厲害了~
版主回覆:(12/15/2013 10:48:26 PM)
謝謝! 還好有善良網友們的鼓勵…不然看到那麼多負面留言我還真的蠻挫折的.
你好厲害唷!
有這樣的夢想並實踐它,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版主回覆:(12/15/2013 10:49:16 PM)
版面越來越有愛了~ 謝謝你們!
我相信,會持續追蹤學習的,感謝您
版主回覆:(12/15/2013 10:50:30 PM)
我也會努力學習新知識多分享的!
非常棒, 很明智的做法。我来自马来西亚, 在十九岁开始工作时就参悟到拥有百万的储蓄就可以不必工作了, 只是要打工赚到百万在这个国家还真的是不可能, 只是我没放弃, 虽然离百万尚远, 但是这却开启了我学投资的想法, 年利五巴仙是到处都有的事, 但要免除掉通膨和货币贬值还能保有五巴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在这些因素长期的影响之下可能会导致本金萎缩。不过还是很佩服你们的做法, 明智就是抑制消费, 不过如果人人都如此就没有现在的经济了, 哈哈哈!
版主回覆:(12/15/2013 10:55:00 PM)
真的!很多人願意花上40年的生命工作, 但卻不願意每天花40分鐘學習理財真的很可惜. 市面上很多書&免費的網站都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我們的方法並沒有多高明, 但至少我們知道自已在做什麼, 而不是盲目的聽從別人報的"明牌". 另外, 抑制消費也算是做環保~ 功德一件呀!
感謝分享~也很認同你的觀點
但在現在台灣新資那麼差的狀況
你能有這樣的財力相信對大佳而言還真像魔法般的存在
很想知道到底怎麼辦到的
版主回覆:(12/15/2013 10:59:23 PM)
謝謝鼓勵!很多人都認為薪資是無法存錢的主要因素. 我剛post了我的想法. 請見: http://winni328.pixnet.net/blog/post/102209770
這才是人生。有能力者亦若是。讚!
版主回覆:(12/15/2013 10:59:57 PM)
感謝正面的能量呀~~
你5%年利是銀行給的嗎?
還是投資?
版主回覆:(12/15/2013 11:01:42 PM)
5%年利不可能是銀行給的. 是我們長期投資的平均收益. 請待我後續發文一同解答.
都自己在替自己留言講好話 聰明人看時間就知道了
版主回覆:(12/15/2013 11:03:00 PM)
我看不懂這位聰明人在寫什麼….. 這裡已改為要登入才能留言.
還能說的更詳細嗎?我相信,我買了房子,房子會增值,我存了股票,都是希望能提前財務獨立,我覺得你的建議不是不可能,很多人都有大頭症,總想現在過好生活,所以可能你怎麼說,都沒人相信,多數的人看到別人成功或理財有成總覺得不公平,但是我相信這些都是有方法的,就像您說的就是一個可能實現的方法,很多人是不願意分享出來的,加油,我想你們就算生了小孩也是可以一樣以環遊世界的心情過生活的,讚
版主回覆:(12/15/2013 11:10:36 PM)
真的謝謝你!我們還真的有打算考慮這二年生小孩. 其實人生是自已在過的, 只要對自已的選擇負責就好, 沒有一定對的路. 我們分享自已的故事, 只是希望讓大家知道人生不只有買房子,買車子,吃大餐,買名牌追求物質享受這個選項.
不在美國的人可能覺得5%很困難
美國的股票 AT&T, Verizon都是年息5%
以作者的記帳,他們應該有的存款跟投資是85-90萬美金
85萬 x 0.05 = 4.25萬
4.25萬 / 12 = 3541 美金 / 月 可以花
所以我好奇的是作者的職業
美國的中產階級年薪是沒有12萬的
矽谷的工程師平均年薪也只是近十萬
給大家一個參考數值
http://money.cnn.com/interactive/news/economy/median-poverty-income/
點選各州就可以看到真正的中產階級收入是什麼
單人年薪12萬其實已經是金字塔前5%的收入了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給予正面的支持
畢竟要放下這麼多去長期旅行是不容易的
而我相信作者的工作應該就算休息一段時間再回去找也不難
所以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這是可能實現的
版主回覆:(12/15/2013 11:19:33 PM)
謝謝!
J的最後一份工作是hardware architect, 我的最後一份工作是project manager. 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只是一般的大學畢業生. 至於大學畢業後, 你工作10-15年的努力完全是憑各人奮鬥. 有人人原地不動, 也有人薪資三級跳. 我們並沒有靠爸靠媽或有特異功能. 只要肯努力我相信社會還算是公平的.
還有收入不論多少還是要能存下來才算數. 所以大家一起為未來努力存錢吧!
"J跟我的工作時的收入不錯"
這個是重點吧..?
版主回覆:(12/15/2013 11:21:51 PM)
所得的高低不代表存款的高低. 如果想知道我劃的重點請見: http://winni328.pixnet.net/blog/post/102209770
japan end china?
加油加油
版主回覆:(12/15/2013 11:33:27 PM)
謝謝!
年息5%複利計算, 跟另一半一個月各存20,000, 20年後你們就能各有近8百萬的存款?
這邊是不是有問題?
每個月,兩個人 ‘各’ 20000, 20年後應該是 2 * 20,000 * 12 * 20 = 9,600,000
還有1百60萬怎麼不見了?
版主回覆:(12/15/2013 10:44:49 PM)
是每個月各存2萬. 查年金終值表, 年利5%, 20年, 年金終值指數為33.065954.
一個人就有近800萬: 20,000x12x33.065954=7,935829.
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希望有解答到你的疑問.
(如果不清楚如何查表, 可以直接到以下網站算年金終值)
http://pjhuang.tw/72rule/annuity_future_value.php
很不錯耶~可惜我已經不是單身了才看到這篇…..
還是努力存看看囉~~
謝謝作者
版主回覆:(12/15/2013 11:35:52 PM)
謝謝!
不是單身了也可以跟另一半一起努力. 二個人互相激勵朝財務自由邁進!
Hellow又是我~^^我想請教妳到別的國家去玩都住飯店嗎?這樣不是會很貴?我知道妳有做一張開支表,可是我英文不好所以才又來問妳,真不好意思^^", 還有請問妳方便把開支表翻成中文e給我嗎[email protected]^^謝謝!!
版主回覆:(12/16/2013 03:53:19 AM)
已在FB msg 回覆妳了 🙂
請問你和先生工作時的平均收入是多少呢?謝謝!!^_^
版主回覆:(12/16/2013 04:01:43 AM)
如果我寫出來, 又會有很多人認為是收入高才有辨法存錢. 那並非我發文的本意. 請見我的解釋@http://winni328.pixnet.net/blog/post/102209770
"美國的中產階級年薪是沒有12萬的
矽谷的工程師平均年薪也只是近十萬"– 西雅圖中產階級年薪平均就十萬了,矽谷工程師平均年薪近十萬,是講 entry level 吧!
版主回覆:(12/16/2013 04:04:26 AM)
而且我也一再強調所得的高低不代表存款的高低. 真的還有很多Jeremy及我的同事朋友們, 其中不乏收入比我們高出許多的, 大多都還在為自已所選擇的生活模式而辛勤的工作著. 一切都看自已對人生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說這篇文是推銷文的應該是不懂投資也不敢冒險的外行人。難道推薦自家種菜就是推銷青菜?版主有這個投資本事又敢於冒險,何必用酸葡萄心態去看待他人的成功?
版主回覆:(12/16/2013 03:58:34 AM)
Carmen~~ 妳太好了!
看板主那樣高調的宣傳 和她網誌打的東西就知道她絕非她所說的"窮苦人家小孩"!!!
只會講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和算數…請問您大學念什麼科系? 商學院? 財金相關科系?
如果不是我以一個財金系畢業的學生跟妳說 這絕非妳嘴巴上說的那麼簡單啦
別笑死人了
話說大家可以看一下版主說的:"很難嗎? 一個月存20,000 """ 別笑死人了 現在台灣剛畢業普遍上班族都拿大約24.25K左右 還有一堆人拿22K耶! 試問這樣就算不買房那總要租屋吧! 台北哪邊租房不用 8000以上? 就算妳一天在節儉只花200平時還不要有其他娛樂活動 這樣也存不到1萬吧 說什麼是窮苦人家長大 連這個都沒考慮到 果真是唬爛文
版主回覆:(12/16/2013 04:30:50 AM)
這位財金系畢業的先生你好,
我並非只有嘴上講, 我也實際做到了財務自由. 但我相信以你的專業, 你應該知道複利及提早投資的重要. 以你的專業, 你的薪資也不會只有24.25K.
相信你已經用你更高深及精闢關的見解, 朝著自已的財務自由邁進. 不需要再多花時間來看我的”唬爛文“.
樓上有點情緒化 但我多少認同 一個真正的窮苦人家小孩是不會打出一些不知名間疾苦的言論的……現在台灣經濟很糟糕 您這篇沒考慮周詳就PO的文章會誤導到很多"真正"的窮苦人家
就跟很多版友所說的一樣,您覺得一個月存2萬不難,但據我所知現在確實非常多人月薪也才2萬出頭,這樣扣除房租和基本開銷的話(還有額外的聚會或是特別支出…別說您都不跟朋友出遊和互動 這也要花錢) 一個月存到1萬就不錯了 所以你說的一個月存2萬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要住家裡吃家裡的 不然住外面光是電費房租費就破萬了吧 因此這樣推斷您根本不是窮苦小孩出身的 敢問您家當時是低收入戶嗎? 我想沒有幾個窮苦家的小孩會有機會認識外國男生閃電結婚吧 您要宣揚你的夢想和分享你的理念我們確實無可批評 但請不要把自己亂塑造是"窮苦人家" 想要用這樣不實的立場來營造您翻身的厲害 這樣很不妥
版主回覆:(12/18/2013 05:33:59 AM)
”我想沒有幾個窮苦家的小孩會有機會認識外國男生閃電結婚吧“…你的邏輯推斷很有意思.
窮苦人家出身的小孩並不代表他會窮一輩子.
我父母8歲時就離婚, 住過2年育幼院, 由單親收入不穩定的母親扶養. 念書都用助學貸款.
我先生是未婚媽媽生的小孩. 家裡還有3個弟妹. 從高中就要打工, 差點沒錢上大學. 靠著奬學金及工讀念完大學. 大學四年因為省錢還只能吃素.
所以我可以很大聲的說我跟先生家境並不好, 甚至連一般都比不上. 對金錢沒有安全感可能也是我們習慣少花錢多存錢的部份原因吧.
當然有比我們出身更差的朋友, 但現在教育普及, 至少大多數的人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機會是不爭的事實.
坂大PO的應該不過份啦,其實我也是窮苦人家的小孩,我高中沒畢業就開始當裝潢的學徒,16歲當學徒、18歲當半師、22歲出師到現在25歲了,只要上工一天就有2500,每個月休6天。2500*24=600,000,我大部分都睡工地,所以不用租房子把賺的錢都拿回家給媽媽自己只留1萬開銷。所以存兩萬應該還好吧?版大唯一沒有顧慮到的只有拿回家貼補家用吧^^
PS:樓上兩位不用這麼氣憤啦,你們願意來做工每個月應該也有35K吧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0:44 AM)
謝謝~ 看了你的留言才決定 回復上頭二位. 窮苦人家的小孩在台灣至少都有受基本教育的權利, 也有很多機構提供協助. 在很多落後國家, 出生在哪個家庭, 就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 我們一起加油!
樓上的大大 我真心敬佩您 但說穿了台灣大部分的人還是辦公室上班族阿 你的例子絕對算是相對少數的 現在一個月兩萬出頭真的是常態 我想儘管大家知道工地的錢比較多 但大學畢業生或是研究所畢業的人不會願意去 一般家庭也不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去吧 畢竟大學研究所都念了 還補了一堆習 如果要做工地的話國中畢業當完兵就可以去了 幹嘛還要投資一堆教育成本 況且也要做你那行才能睡工地阿 一般大眾上班族能嗎?
版主回覆:(12/19/2013 05:42:42 AM)
看到你的留言, 想到一句不錯的勵志語:
"People who say it cannot be done should not interrupt those who are doing it." – quoted from George Bernard Shaw
簡單的意思:
那些總是把不可能掛在口中的人, 請不要去妨礙給有心去做且正在做的人.
誠如dragonkim所說 版主上面並沒有顧慮到拿回家貼補家用的部分
如果版主真的是窮苦小孩的話怎麼沒考慮到這點? 這點說不過去吧~
我也沒別的意思 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留言 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夢想
但千萬不要特別包裝來說出一些不合邏輯的話來誘導推銷!!!!!
版主說自己是窮苦人家的小孩 我覺得照她那樣打的思維方式根本不可能 如此而已
"窮苦"不是給她拿來這邊亂套用在自己身上的 真的窮苦的話不會說出那些話 也不會沒有顧慮到拿回家貼補家用的部分!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4:21 AM)
我沒有要誘導推銷你什麼. 有的話也是只勸大家多存錢少消費.
至於養小孩養父母的部份我已經說了會另發文說明我們的想法.
林昱辰其實還好啦,至少看完版大的文章我知道我要乖乖存錢,將來才有機會跟他一樣趴趴走^^版大也只是提供他的人生經歷給你,你參考就好啦不用這麼憤世忌俗吧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1:58 AM)
沒錯~ 這裡需要多一點正面能量!
好詳細的說明
支持你!!做自己就對了
推+1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2:25 AM)
感謝 🙂
買房子和養育小孩的錢,教育金等等怎麼辦呢??還是就打算這樣租房子不養小孩一直到老呢?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6:21 AM)
養小孩養父母的部份會在之後答客問第五點回復.
恭喜你^^ 很棒的概念^^ 有機會我會努力嘗試學習的^^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7:38 AM)
謝謝~
在物慾高漲的年代,看到你的文章,覺得耳目一新
之後是否有可能回台灣辦一個小型的分享會呢?
我也很希望有天可以財務自由,然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雖然我可能做不到省吃儉用的那部分 = ="
但很希望聽聽你分享財務規劃的部份跟期間的心路歷程、轉折~
版主回覆:(12/16/2013 04:59:54 AM)
哈哈哈~ 省吃儉用真的不是很多人願意做的. 但試著每月小省一點點. 總會積少成多的.
分享會…我怕會被丟石頭或雞蛋. 等我回台灣有機會可以看看. 🙂
不懂為什麼大家一定要買房? 要有孩子?
如果對某些人來說買房養孩子是夢想,那他們的付出就會甘之如飴。
對版主來說,環遊世界才是夢想,為什麼要把房子車子孩子當作必要支出呢?
即使版主有買房,但是當作投資標的,也還是不影響整篇存錢和投資的精神吧!
版主回覆:(12/16/2013 05:37:22 AM)
Anna! 謝謝妳來支持我呀 😀
很謝謝你的分享,我也想重新思索一下我人生中不必要的浪費。從來沒想像過30歲退休環遊世界是怎麼樣的感覺。我會好好研究一下理財的><。很棒且獨特的生活方式,很謝謝你願意分享給大家。人生能在最精華時段,作自己最想作的事,很幸福呢~祝福你們。
版主回覆:(12/18/2013 04:12:32 AM)
很開心妳喜歡這篇文章. 也祝福妳.
版主的重點明明就是節省支出,不管收入多少都要省一點,為什麼要這麼激動哩?
而且各人狀況不同可以有很多種應用,若是支出有太多像是家庭俸養、養小孩等,又或是收入不高,意味著你有心做,就只是比較晚達到財務自由。
是說版主對於財務規劃、理財的想法,這點也令我蠻好奇的,若是有閒餘時間,希望可以再看到你的分享!加油!
版主回覆:(12/18/2013 04:15:23 AM)
謝謝你! 大家都不要太激動. 只是互相討論分享想法而已. 不用搞到爆血管.
非常謝謝你們的分享! 讓我找到實現夢想的一條路 🙂
祝福你們!!
版主回覆:(12/18/2013 04:16:14 AM)
也祝福妳早日實現夢想.
其實我也開始在讀書了,我終於知道讀書的重要,以前的我什麼都不會,也不知道身上的大小傷是為了誰,後來覺得只要能讓媽咪減輕負擔我就覺得值得了,開始讀書後,我了解到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才有高效能的產值,用不同角度去看世界,才能創造自己的價值。我讀書只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機會。
謝謝你的分享,讓我了解存錢的重要,我也希望多存點錢,才能像你一樣到世界去遨遊^^
版主回覆:(12/18/2013 05:40:06 AM)
很高興我的文章能帶給你一點小幫助. 只要你肯付出一定可以明天活的比今天更好.
to Carmen Cheung:
我認為你並不了解什麼叫中產階級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2/01/15/business/one-percent-map.html
雙薪20萬收入,在Seattle是top 7%
我不認為top 7%叫做中產階級.
我不是覺得原作者收入高怎麼樣,我只是覺得原作者分享得很好
但是假設今天是我要到世界各地生活,每個月還要有3500-4500美金的生活費
而這些生活費需要靠股息/投資獲利,那我一定得有相當的資本額在後面支撐這些
所以一般人是很難達到這樣的標準的,也就是說Winnie跟Jeremy是真的很強的
不要說台灣人很少有人可以工作十年達標,就算美國人也很難
所以我很期待作者接下來幾篇關於投資的分享
版主回覆:(12/18/2013 04:15:28 PM)
Hi Mike, 我們的工作都只是在大公司下的小職員. 理財的方式也很沒創意. 就是努力存錢而已. 🙂
我只能說,在這裡懷疑你的能力和說法的人,應該不是什麼有本事的人。我們在說的是30多歲退休,薪金如果在工作十年後還存不到一個月兩萬的人,我也只能說抱歉。有時候際遇不如人也許是能力不足,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上天眷顧!學金融的也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有正確的投資眼光,反正酸葡萄的評語不需要回應,大家活在不同的世界,沒有必要解釋心他們看了也不會懂。
版主回覆:(12/18/2013 04:47:51 PM)
Carmen~ 可能是我文章內容大家有誤會了才會有比較"激烈“的評語. 講清楚就好了. 沒事!
工作10年月存兩萬台幣當然簡單,月存兩萬美金那就真的是不容易了
我在美國工作了十年,其中一年在西雅圖,周遭的朋友大部分不是hardware就是software engineer,不過我還沒看過幾個人一個月是可以存兩萬美金的
版主回覆:(12/18/2013 04:46:06 PM)
可能你誤解了我文中的例子.
"假設"你一個月支出為40,000 也”假設"你能月存2萬.
並不是我們有能力月存二萬美金. 只是舉個例子.
我對於你的投資方式很有興趣
希望可以在新的文章中看到你的分享
我一直不敢把存款的百分比放太多在股票上
可是發現這樣一直死存錢好像也不會有太大的進展
如果你願意分享投資方式我想很多人都會受惠的
感謝你!
還有… You are not only a dreamer but also a doer too! I really admire what you are doing!
版主回覆:(12/18/2013 04:51:06 PM)
Hi Jean, 謝謝妳.
文章已經寫好了, 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you can be a dreamer + doer too!)
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過自己舒服的生活,非常棒喔!!!
有沒有孩子,有沒有名車 大家要的生活本來就不一樣!
支持支持!
版主回覆:(12/18/2013 04:52:28 PM)
🙂 謝謝~ 知道有人懂我的意思真好!
看到這篇,心有戚戚焉
很認同你少買多存&投資的想法
因這個想法也讓我能固定每年出國旅行一個月
又能讓我有膽炒老闆魷魚到國外流浪一年多
很幸運地,上下皆無負擔,自己賺自己花
加上賺澳幣,幣值而言佔了上風
日後若能有自己的房子,以後就租出去,
拿租金當生活費,繼續去流浪,四海就是我家
版主回覆:(12/18/2013 06:44:13 PM)
Hello 小雞, 謝謝你, 只要是能自已清楚自已的目標及做法, 努力去達成的人都很棒! 大家一起努力吧
要不是他講的那麼誇張我們幹嘛反駁 是版主說大家一個月存2萬很簡單的吧不是?
那護航他的人要不要看這個新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3/today-t2.htm
30歲以下 63%月薪不到3萬 平均月薪26K 請問要如何存到兩萬?
還有自由財務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不是妳打的(Fiancial Indipendence) 呵呵
所以妳回應我的:"我並非只有嘴上講, 我也實際做到了財務自由. 但我相信以你的專業, 你應該知道複利及提早投資的重要. 以你的專業, 你的薪資也不會只有24.25K.
相信你已經用你更高深及精闢關的見解, 朝著自已的財務自由邁進"
那我只能說妳太天真 台灣現在薪水就是這樣 繼續打這些不切實際的騙人吧~
版主回覆:(12/16/2013 02:50:49 PM)
謝謝指正錯字改好了.
我只能說大方向作者是OK的 但細節內容很多不是那麼合理
一個月存兩萬對現在的台灣大多數年輕人絕非易事 現在薪水少 房租貴 物價又高
我想一個家裡沒後盾的人剛出社會是很難達到的 作者在這邊應該要描述得更合理些
還有作者沒考慮到一個實際的問題 以經濟面的角度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樣都存錢不花然後再拿去出國花費享樂 這樣台灣的經濟只會更慘(大家如果都存錢減少消費意即很多很多店和行業都沒有顧客了 會倒閉) 這就是所謂內需不足 錢都流到國外去 話說只存錢不消費就陷入了總體經濟學凱因斯學派「節儉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 只會讓整個台灣大環境更低迷 危害到下一代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 這也是作者沒考慮到的
然後請大家別激動 作者自己觀點或許有爭議之處 但可以理性討論別激動 若真的不認同就算了 人各有志
版主回覆:(12/19/2013 01:26:22 AM)
你好~ 大家別太激動. 每個人的情況本來就不同, 我分享的只是我們個人的經歷. 不管收入多少, 大家都能做到的都是先認真審視自已的財務狀況. 至少開始存錢就是好事.
至於"節儉的矛盾" 及剌激消費對我來說, 我們已經短視近利為了剌激消費及經濟發展, 而製造出來許多不能恢復的環境損害(ex: 塑膠垃圾, 空氣污染, 水源污染… ) 對整體人頪及其它地球上的生物的發展生存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看看台灣多少"提升經濟"的大公司, 在我們的土地上留下多少傷害.
"大家都存錢減少消費就表視很多行業會倒閉" , 那是不是這些行業本來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經濟學是很複雜的理論, 在這裡談不清. 但我能確定的是現在存錢, 個人未來財務狀況就一定會更好.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對我來說, 我只能先盡力的做好我認為對的事. 我們並沒有出國"花費享樂", 只是換個地方在別的國家"過生活".
我也是單親家庭、媽媽當醫院的傳送員,一路用獎助學金與學貸才能繼續讀書,我先生3歲時爸爸過世,一家五、六口,只靠媽媽種田、打零工過活,讀書都靠家扶中心的幫忙,我們也都是窮苦人家出身,但,存2萬元會很難? 我跟我先生一畢業,就都存2萬元以上了,因為我們連飲料都捨不得買,剛出社會時常二餐併一餐吃,能在家吃就在家,我住外面,而且是住台北,還要給媽媽孝養金。
沒有不可能的事,是你選擇了什麼生活方式與目標。
我當初也只能讀高職,靠自己努力讀二專、插大,就必需快點出社會工作,我也沒讀研究所,18歲就沒拿過家裏一毛錢,生活費、學費都自己打工賺的,還能持續給媽媽錢。
雖然,我沒有像板主一樣這麼早財富自由,那是她更加努力! 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我只能用這句古老的話回應樓上。
版主回覆:(12/19/2013 01:01:37 AM)
謝謝妳分享自已的故事. 很認同妳說的 "沒有不可能的事,是你選擇了什麼生活方式與目標. "
就像我回覆另一位先生的留言 “世界上有二種人, 一種是看了別人達成目標, 所以學習他們的心得及概念, 依自已的條件做修正後, 找出“方法“, 也努力的朝著自已的目標前進; 另一種人, 是不停的找"藉口", 在別人的例子裡設法挑出讓自已沒辨法實現目標的藉口. "
很開心能在這遇到價值觀相近的朋友! 我也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我們保持聯繫. 🙂
侯先生: 不好意思,我不是回應你哦。
還有我認同Mike Hsieh所提出的看法
Carmen Cheung先生說的我就沒有辦法苟同了 第一: 誠如Mike Hsieh所說 你對中產階級的定義根本錯誤 希望你能重新查詢認清一下再發言
第二:你在48樓有提到這句 "在這裡懷疑你的能力和說法的人,應該不是什麼有本事的人"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幾位訪客情緒化的批判固然是負面教材 但請問那照你這樣說 我在上面54樓提出的看法跟作者左右,那是不是也代表我也沒本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互相尊重! 不是跟Winnie不一樣就代表沒本事吧??
作者暗樁? 一直來護航批評看法跟作者不一樣的人
呂小姐您好 我看您照片應該不是20 30的年輕人 出社會一陣子了吧~ 我只能說現在台灣經濟跟以前不一樣了 您出社會的那個年代台灣經濟景氣很好不一定要學歷待遇也不錯 而現在大學生滿街是 薪水沒漲 物資漲 油電雙漲 房地產也漲帶動房租貴 這樣導致存錢跟您那時候比起以養很不容易 我長輩和認識的老師也證實此事! 台灣確實越來越退步~
所以這樣比不客觀 謝謝
哈哈哈哈終於有人講出客觀的看法 樓上中肯!!!
所以之前我才會提出質疑 結果被一堆護航者說是酸葡萄心理
有美國老公 在美國生活 薪資是台灣的3倍以上當然可以這樣大談存錢之道阿~況且美國物資那麼便宜當然可以存的了錢!
問題就是看他網誌的我們身處的環境是台灣! 哪能這樣這樣比?! 如果版主現在是在台灣工作生活還能講同樣的話 那我真的佩服妳!
30多歲退休? 然後一個月存兩萬 別傻了 請護航的人先看一下這個再來說我是不是酸葡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3/today-t2.htm
Carmen Cheung 暗樁先生別再唱高調 照你在48樓所留言的邏輯那全台灣有63趴的人是能力不足了 果真只有您能力最高哈哈 出一張嘴
真的很奇怪!有小資人願意用自身還蠻成功的人生經驗與大家分享,卻有人言之剁剁那是不可能的事???他只要相信他永遠不可能翻身就好了,為何要否定別人的成就?經濟學家的研究指數是有口袋裡的現金真實嗎?
不懂。
哪有人否定他的成就阿老大 樓上看清楚點好嗎?
不要看法不同就說是否定和酸葡萄
是沒有人啊!不懂你在說蛇ㄇ 。
說真格的,不管賺錢存錢…真的要有點頭腦與本事。有人覺得不可能也真的不可能,就讓他繼續不可能ㄅ,不然ㄋ? ㄎㄎ~
沒有否定 60樓的大大
我只是提出應有的疑問 台灣的工作薪資跟美國不能比 再者美國物資確實比台灣便宜多了 所以在那存錢很容易生活久了可能會對台灣現況不太了解 這是作者需要考量的
還有一些網友的評論我也接受 台灣以前確實很好賺錢很好存錢 但那時是經濟景氣好的時候 現在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台灣經濟如何呢?
房價被炒也導致租屋變貴很多 油價電價齊漲 東西越來越貴 但遺憾的是薪水沒漲 這都加深了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存錢的困難度
我想在這邊護航的人(看大頭照尤其明顯)沒有幾個跟我一樣是大學剛畢業出來工作的 所以沒有這種體會 像55樓的大大出社會的年代明顯跟我有差距
作者的立意很好 就是要存錢 但或許是有些地方形容不夠周詳也稍微沒想到現在台灣的慘烈情況 我覺得就是這樣讓樓上幾位有可能跟我一樣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有憤恨不平的感覺才會這樣 我覺得沒必要這樣武斷不認同winnie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至少我覺得我講話沒有很酸葡萄或是激烈 也沒必要把像我客觀提出個人看法這樣的人說成沒能力忌妒心作祟這樣
我看Winnie版主的回應都算理性 但有幾位像是Carmen Cheung之類的粉絲就有些失當了 工作十年還存不到一個月兩萬的人就是能力不足嗎? 我不認同
呵呵 護航的人先看一下這兩篇報導再說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3/today-t2.htm
http://tw.news.yahoo.com/%E5%AD%98%E4%B8%8D%E4%BA%86%E9%8C%A2-37.2-%E4%B8%8A%E7%8F%AD%E6%97%8F%E9%83%BD%E6%98%AF%E6%9C%88%E5%85%89%E6%97%8F-060312452.html
照你們邏輯那全台灣有過半人數都沒救了
哈哈 版主狂刪我文 大家先看一下下面兩則報導再說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23/today-t2.htm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2357
版主回覆:(12/19/2013 05:31:02 AM)
我沒有刪任何人的任何一篇留言, 是你貼的連結太多, 被系統自動判別為廣告文.
還有劉先生, 如果你有任何高見, 願意好好的寫一篇你很有邏輯的理財高論, 我很願意拜讀. 如果有道理的話, 我也願意幫你轉發.
請不要在我的網站上留下這麼多斷斷續續並情緒性的字眼的留言, 謝謝!
64樓的大大,我相信筆者在大學剛畢業時,也沒有想到今天會存到錢的。
『美國物資確實比台灣便宜多了…』這明顯不正確,你沒在美國住過,而且美國每一周消費不一樣。
對於『工作十年還存不到一個月兩萬的人』,這種文章本不適用是真的,但也實在沒啥好辯論的,不是嗎?
我跟老公的年齡跟作者夫妻相仿。台灣那時跟這時,真的有差。
但我覺得,不管哪個困苦的年代,都有人能夠存下很高比例的錢,或是,賺到很多的錢。另一方面,也有存不到錢或甚至負債的,這當然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但不管什麼原因,自己都得努力正向面對。
版主不只努力賺到較高的薪水,也努力存下非常高比率的存款,同時,還有計劃地理財,她現在過著自己夢想中生活。
我po文只是覺得可以多正面思考,不要只說現在環境很苦「做不到」,我也有年輕同事3萬薪水存將近2萬元。台北住外面。 很難、很辛苦。但並不是沒有人做到。
版主回覆:(12/19/2013 05:58:16 AM)
我剛出社會時起薪NTD33,000, Jeremy剛出社會時也只是最初級工程師US$3,000月薪. 還要還學生貸款. 每個人都是從社會新鮮人當起, 我們並沒有什麼捷徑, 只不過隨著工作經驗增加, 設法提升自我價值, 增加收入. 當收入增加時, 並不像很多人一樣"升級"我們的生活, 只是專心在為將來努力.
如果羨慕別人收入高, 就努力增加收入. 當真的想要達成一個目標多過於一切時, 就會想方設法做到.
樓上大大 不好意思我有在美國打工過喔~ 我大學三年級升大四暑假有跟同學去美國德州打工快兩個月 那邊的生活必需品的物價我見識過了 撇開吃的餐廳那種服務業來說 其他物資方面確實都比台灣便宜 這是我親眼經歷地所以我才敢說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作者大方向沒錯 因為這樣在美國確實行得通(賺的錢多 然後盡量去便宜的大超商買生活必需品過活確實可存不少錢) 我所說的是台灣並不太適用 如此而已
PS: 別亂揣測 你不是我爸媽你怎麼能斷言我沒去過美國 ?
不好意思呂小姐 我67是跟65說的 現在我們年輕這輩確實要跟你們那輩的人多學習~
所以我說很多次我認同winnie大方向的想法 只是個人這篇覺得比較符合"海外打工族’或是working holiday的族群 對那些人來說 這篇確實非常有參考價值! 也是個好文章! 我會把這篇文章推薦給我要出國打工想賺大錢的朋友~
但如果是要給全台灣年輕工作者(尤其是想30歲以前退休的)看的話 我想就不是百分百適合囉 不論是相處的環境和待遇及文化認知都和目前台灣有些差異 作者在對台灣現況考慮到的因素還沒那麼多… 之前新聞有提到很多高學歷的學生都跑去澳洲做粗工賺錢賺的月薪還比台灣中階主管高! 這也台灣未來堪憂的狀況
我很希望未來作者能提出更符合台灣年輕人現況 並且真的可實行的存錢方式 這樣相信對大家才是最有幫助的
我相信Winnie即使在台灣工作、嫁給台灣郎、有小孩,也是會找到早退休帶小孩環遊世界的辦法,這不是在那個地方工作的問題,這是想法產生的結果,有這樣的想法,就會做出不同的行動,得到不同的結果。
如果認為在台灣沒辦法做到這些,那就真的沒辦法在台灣做到早退休環遊世界的夢想。我倒是覺得台灣環境非常好,走在路上不用擔心遇到壞人,要做生意隨時都找的到資源,要學什麼書店更是一堆知識,要賣東西網路直接可以拍賣,人都非常有人情味,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那種找份工作就可以安穩過一生的社會了,這不是台灣的問題,這是世界的問題,所以不是能不能,是你要不要敢不敢。
環境逼你沒辦法存這麼多錢,那你就更要跟環境拼命!!
版主回覆:(12/19/2013 01:36:21 AM)
你好Mocoo, 你對我們太有信心了. 謝謝你. 我也很愛台灣. 去過比台灣基礎環境差很多的地方, 看到許多人連給小孩吃飯穿鞋的能力都沒有, 更別說受基礎教育. 所以我很感謝能出生在台灣. 至少對肯努力的人而言, 機會還是很多的.
本篇文章只適合勵志,套用實在是很難,說的這是事實,也非常客觀
如果按照統計數字大部分的人努力的話,平均薪資水準能夠達到3K甚至以上
我想,才有辦法套用本文
但事實是,很多人一樣很努力,但是不一定成功
當然,不努力,那就肯定不能成功
也就是說,即使努力,按照目前台灣的薪資狀況來看,能夠達到財務自由
我想,30歲實現,是有一定的相對難度的
投資報酬率愈大,風險也就一定愈高,這是相對的
又說回來,按照板主的穩定投資,再套用台灣目前的平均薪資
一樣,還是比較難成功
不過,這是相當好的勵志文,本文主要在鼓勵大家不要被現況的環境所打敗
只要肯努力,還有夢,就勇敢地、並且努力地去追、去實現,這是有機會的
只要你還想。
版主回覆:(12/19/2013 01:43:24 AM)
世界上很難有二個人的一切條件均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要完全套用別人的方法是不可能的事. 這篇文章本意, 就是希望能讓大家看到我們提早做財務規劃, 節約過生活所得到的好處. 可以當成大家的勵志文也是我的榮幸.
Dear Winnie, 我很羨慕你也超高興看到你的Blog, 因為財務自由也是我的目標,我在台灣,我也是34歲,我今年才開始努力學習理財,我希望40歲的時候也可以跟你一樣過著想要的生活~ 超勵志! 你提到的Vanguard我也有投資~
版主回覆:(12/19/2013 01:45:46 AM)
Hi Ruby, 謝謝妳. 祝福妳朝著財務自由的目標越來越近.
我想說幾點給在台灣的人參考
1.美國人的薪資本來就比較高,但是稅率/生活費也比較高,我們常開玩笑的一個數字,美國人是用年薪來算的,年薪5萬美金的話,相對於你在台灣月薪5萬台幣,以此類推
2.Winnie他們的薪資,不只比台灣人高,還比大部分的美國人高,所以加上提早投資,的確有可能達到100萬美金以上的資本額,然後用這樣的資本額的股息/利息來支撐後面每個月的生活費用 ,她另一篇文章回文有提到兩人工作年資分別是16跟11年,前面有人提到他們的收入是台灣人三倍,我認為應該是一般台灣人平均收入的四到五倍
3.有人提到養小孩/父母這些,我想這些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問題
養小孩這部分在他們工作這十幾年應該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奉養父母
老實說美國人並沒有這種觀念,我在美國工作十年,美國人通常都是父母子女各理各的財務,只有子女有時候需要幫忙時,會跟父母要求幫忙或是"借"
相對的父母親也是一樣,如果今天父母親有困難,也會跟子女要求幫忙或"借"
很少人會每個月給父母錢
4.本篇文章的重點應該是希望大家可以提早學會理財,進而達到財務自由
利用這個財務自由去實現提早退休的生活,而他們的退休生活就是到處去旅遊,至於現實層面來說,他們設定的每月退休花費是4000左右的美金,如果你的收入跟他們有很大的差距,當然你設定的退休花費就不可能這麼多,也不可能像他們這樣到處去旅遊四海為家,但是偶爾出去旅遊應該還是有可能的
有時間在質疑別人為什麼有這麼多錢,不如想想自己要怎樣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去存錢,去投資,達到自己的理財目標
版主回覆:(12/19/2013 06:09:46 AM)
Hi Mike, 謝謝你的耐心留言,
關於薪水, 我回答前一篇#69時有提到,
我們剛出社會時, 起薪跟同期的出社會的朋友們相差不大, 我領NTD33,000, Jeremy只是最初級工程師US$3,000月薪. 還要還學生貸款. 每個人都是從社會新鮮人當起, 我們也不特別, 只不過隨著工作經驗增加, 設法增加收入. 當收入增加時, 並不像很多人一樣"升級"我們的生活, 只是專心在為將來努力. 很少有人一出社會就領高薪, 一切都是長期計劃努力而來.
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為什麼總是有酸民酸什麼不可能的
又不是你做不到大家都做不到 真的是很無聊
版主回覆:(12/26/2013 07:36:59 PM)
Tks! 每個人看法不同, 作法不同, 結果也會不同. 我們只是把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
說不可能的人, 那就一定不可能, 因為他們不會對自已的生活做任何調整.
算得超精
大妙了!謝謝分享
希望我也能早點退休阿~
版主回覆:(12/19/2013 06:10:50 AM)
那就開始計劃吧. 🙂 加油
退休 & 享受財務自由的人生 是許多上班族的大夢 ….
很棒的分享 值得年輕人及規劃退休的人參考
版主回覆:(12/19/2013 06:12:18 AM)
謝謝妳
親愛的Winnie 與 J
看到你們的分享我很感動
你完成了我的目摽
我目前也正在朝 30幾歲就退休邁進
但是我有兩個寶寶(一個一歲半 一個出生10天)
所以 難度很高
但是 應該也快達標了
我希望可以跟你請教一下
方便加我 FB嗎??
感謝
版主回覆:(12/19/2013 05:34:10 AM)
你好~ 我的私人FB只加有見過面的朋友. (因為太多以前做的蠢事﹠蠢照片不想變成公開訊息). 你有任何事想跟我聯絡都可以透過FB page的訊息或在這裡留言. 我都會回的. 謝謝!
外派的薪水不見得都這麼好,除非你是非常高階的主管
我舉兩個公司的例子就好了
Intel跟Amazon,基本上外派的薪水主要是跟美國一樣,但是公司會負擔你的住跟行,有的還有給伙食費,我不知道你所謂的九萬免稅額是在說什麼,我猜你想說的應該是美國公民海外84000的 tax exempt, 那個前提是,你必須在當地也繳稅,避免雙重課稅.
以一個工作16年的engineer來說,薪水應該可以達到15-20萬年薪,如果2-3倍那就是30-60萬,除非是高階主管,要不然很困難,30-60萬的tax bracket? 是35%.
也就是說你在沒有任何抵免額的情況下收入就要先打至少七折,所以可能性是比較低的. 以Winnie先生部落格之前提到住的地方,我想他可能是A社的. 畢竟Seattle市區最大的科技產業就是A社,其他大部分都在Bellevue.
當然我認為這真的不是本文的重點,只是大家一直著墨在他們的收入上
存錢/投資,然後怎麼運用這些錢才是本文重點.
30歲前存到第一桶美金,100萬,那是很厲害的目標 🙂
版主回覆:(12/26/2013 07:43:04 PM)
Hi Mike,
對呀~ 大家別再把焦點放在我們在哪家公司, 薪水是多少. 我們都不是什麼公司主管, 不過是拿人薪水的小螺絲. 文章的重點只是想讓大家經由我們的例子, 看到簡約生活及提早財務規劃對我們人生的影響.
懂得活在當下感受生命,並且分享給別人。很棒的文章!與其說退休,不如說是投入另一份志業:旅遊家。志業=自己喜愛的事且有一份使命+不在乎報酬。期望能透過你們的vision,幫大家多看看這個世界。
版主回覆:(12/21/2013 05:38:35 AM)
謝謝~ 我跟J會繼續的分享見到的世界
"Reply: 如果能有辨法增加收入而支出不變那當然是最好. 我跟老公都只是一般大學畢業生, 並沒有多特別. 只是在工作中不停的努力. 增加自已的專業能力. 相信你的薪水也會反應出你的努力. 再不然就要思考有沒有辨法增加其它收入."
真心喜歡這個回覆!
祝你們退休愉快,享受生活!
版主回覆:(12/21/2013 05:40:25 AM)
謝謝! 🙂
文章借分享囉~
我自己是訂了40歲退休(被動收入取代年薪後),未來有大概的藍圖也知道路很難走。但看到妳們能達成目標讓我覺得那不是不可能的。
要在妳們這年紀達到finance independence要下很多功夫,要能放下更是一種勇氣,我很欣賞!
Food for thought…you are only 33, meaning that you’ll probably have another 47 years to live (to the age of 80), that’s a long time and lots can happen during this time, whilst living the lifestyle, you should also take time to think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lifestyle, the 4% rule are for "normal" retirees whom retires at the retirement age, and may not necessarily apply to you!
Take care and enjoy life!
版主回覆:(12/21/2013 05:49:16 AM)
Hi Simon,
沒錯~ impossible –> "I" m possible (一切成事在人呀).
Really appreciate your great input. We did a lot of research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run out of $ before we die either. There is a good simulation website based on 4% rule. We ran the simulation and the result shows our portfolio has 100% chance to last forever.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 check this website: http://www.cfiresim.com/input.html
祝你也能成功實現目標!
我只能說身處的環境不同 看法見解不同 如果身在台灣工作確實挺難達到30歲退休的 現在30歲平均年薪2.7萬 就算不買房也要房租 日常花費 學貸 一個月開銷超過1萬5很正常 存1萬就要偷笑了
版主的立意非常好 就是鼓勵大家現在趁年輕多努力和做好理財 以後才能提早享受生活 只是我覺得有些地方沒考慮到現在台灣的經濟情況 難免給人有點距離感 類似烏托邦的感覺 這篇真的比較適合給海外打工的人看~
版主回覆:(12/23/2013 02:43:19 PM)
想做到的人就會設法做到. 不想做的就會找出藉口, 設法說服自已做不到是有原因的.
如果平均年薪為2.7萬, 那我們就想辨法成為平均以上的人. 相信我們每個人只要努力, 都值得也應該有機會比當個平均值更好.
不認同她的就被公幹成酸民 說出實際台灣狀況的人都被鬥臭 真無言
批評者請先看:
試問這樣要怎樣存到30歲退休
如果連提出這點疑問都要被說成酸民娜也真可笑
如果嫁去非洲 東南亞 還會在這邊高談闊論說30多歲退休環遊世界?
說什麼環境不重要 重要是要會理財 你去東南亞 非洲理財給我看阿
版主回覆:(12/25/2013 08:43:24 PM)
今天不論我住在哪, 或是嫁給誰, 我相信當地的薪資與物價水準成正相關. 如果照著我們的理財規劃, 我有信心一樣能提早達到財務自由.
還有, 如果你真的要跟還在與饑餓, 疾病, 及生存對抗的非洲相比, 那就好好想想我們一出生, 就比那些孩子們多了多少機會.
謝謝分享~ 加油加油 GOGO
版主回覆:(12/21/2013 05:49:40 AM)
tks
你們真是太棒了,這才是人生!
版主回覆:(12/21/2013 05:50:06 AM)
tks
我覺得~這看不出哪裡推銷~
而在於讓我們知道~做好個人財務規劃的重要性!
4%只是個準則!
既然有人可能覺得現在連4%都沒有!
那是否更應該要好好做好財務規劃呢!?
今天就算0%~你還是要生活~
你依然要存錢~你依然要管理財務商的收入與支出~
養成習慣就不是劍難事~
難的是~
人往往注意到短利~但並非長久之計~
因此常常羨慕別人~而忽略掉自己其實也可以!
享受人生的方式大有不同~
我很支持這篇文章~
董的人會正面思考~
不懂的人只好吃葡萄囉!!!
版主回覆:(12/21/2013 05:55:09 AM)
謝謝你的支持. 我也真的沒打算要推銷什麼 🙂 只是想把我們的經驗及想法分享給大家.
原PO想分享的應該是理財觀念
文章中可以看出原PO理財觀念非常正確
就算今天他們收入比較少,這種存錢和理財的觀念
我相信總有一天還是能達到財務自由
一堆人在質疑在台灣能不能成功
能賺多少錢關鍵還是在個人能力吧
一輩子領22K本來就不可能在30、40歲退休
台灣也是有碩士畢業就百萬年薪的工作
一直在抱怨台灣環境先問問你平常努力多少
版主回覆:(12/23/2013 12:51:44 AM)
Hi 宜如, 謝謝妳. 所以我一直強調能否達成財務自由, 最重要的是本身的支出習慣以及存款比率. 我相信能明白我本意的朋友, 絕對大於曲解的那些人.
非常欣賞你們的執行力,請繼續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吧~
版主回覆:(12/23/2013 01:05:32 AM)
Tks!
這篇是給高知識份子看的文章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菁英分子,你們這些台灣鳥大學的人看了在那邊酸個屁阿,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人,你有工作可以外派嗎,你是美國人嗎,看完這篇我想我可以寫一篇來教奈幾利亞人,怎麼理財可以達到30歲退休生活。『中間我跟J分手了2年, 他傷心過度加中年危機發作的, 搬到LA過享樂單身漢的生活. 而我則是回到台灣努力工作, 雖然還是習慣存下大部份的所得, 但也對自已越來越大方, 一有假期就飛出國渡假.』沒預期的再次相遇, 閃電結婚, 再度搬回美國, 檢視了我們的存款及花費後, 我們更確定想要在三年後(也就是我33歲 & J38歲時),如果我沒看錯分手兩年在三年後所以扳回西雅圖是女方28歲男方33歲,所以他33歲時中年危機發作,再往前推外派工作女方26男方31,這全都是完全銜接的時間點,在台灣頂尖大學研究所畢業加上當完兵,如果還去國外留學兩年,回到台灣頂尖企業上班,OK幾歲了,將盡快30,醒醒吧台灣人,被美國人洗臉還一個一個在那邊佩服佩服,這不是國王的新衣,看不到,做不到,也不會有人瞧不起你,不用假裝還矯情在那邊鼓勵自己正向思考,一直在那邊4%幾%有意義嗎,他賺的是美金,你賺的是台幣,他說他不是有錢人,就像你跟非洲人說你很窮一樣,『這三年雖然只有J一人工作, 但我們還是存下了70%以上的存款. 』。注意喔,在美國,房租+兩個人生活開銷,還可以存70%,倒著想房租+生活開銷只花了,重點來了男方個人薪資的百分之三十。有人說你到底想表達什麼。如果他們的開銷是5萬,表示男方一個月薪水16-17萬,女方不用說可以不用去工作,而他工作的話薪資可能也不至於比男方少太多。所以你跟一個月有將近30萬收入的夫妻去談它們的退休計畫,我只能說台灣人你輸了
版主回覆:(12/21/2013 03:45:38 AM)
世界上有二種人, 一種是看了別人達成夢想, 所以學習他們的心得及概念, 依自已的條件做修正後, 找出“方法“, 也努力的朝著自已的目標前進; 另一種人, 是不停的找"藉口", 在別人的例子裡設法找出讓自已沒辨法去實現夢想的藉口.
我們只是分享自已生活的選擇以及故事, 相信還有很多人也有提早規劃而達到財務自由的例子.
在美國時, 也有很多朋友說我們的方式行不通. 自已的財務計劃無關乎國籍. 能財務自由金額的大小也是依各人習慣花費而訂. 不需要糾結在我們賺美金或是台幣.
謝謝你那麼認真的看我的文章, 祝福你能成為找出“方法“去實現夢想的人.
謝謝妳跟J的無私分享﹐我會朝著你們的方向努力的。
還有﹐妳的修養真好﹐希望妳能繼續保持這種正面能量﹗
版主回覆:(12/19/2013 05:28:17 AM)
謝謝妳 Annie
Winnie,
你修養真的很好,推一個 🙂
不過許多回文也有它正面的地方
我相信如果今天你是在美國的討論版下了這個標題
很多人一定覺得是很棒的,但今天在台灣的討論板下了這個標題
說服力相對薄弱了一些,主要是薪資所得相差太遠
我相信以一般台灣上班族,工作13年
年薪要達到百萬台幣應該是不難,但是平均年薪要達到百萬就不容易了
所以儘管是用5%複利去投資,不買房不買車盡量省錢的情況下
要能在40歲前退休,每個月要有6萬台幣的股利/股息都是很困難的
即便有6萬台幣的股利股息,要用這些錢去真的環遊世界也是很困難
以你們的例子而言,我相信你們一個月的股息/股利大概有5000美金上下
這樣的錢在墨西哥中南美洲或許夠用,但是如果要到歐洲先進國家長期居住
可能就會捉襟見拙,如果中間又有小孩跑出來,那5000肯定是不夠用的
實在看不下去有些在背包客棧跟這裡的回文,我相信你們的立意是好的
也許修正一下標題,會讓整個討論串更正面一點。
也請繼續分享旅遊跟投資心得! Have fun in Cuba.
版主回覆:(12/19/2013 05:26:54 AM)
我修養沒有很好啦~ 只是網路上沒見過面的朋友們不好意思對他們沒禮貌. 謝謝你認真讀我的文章以及非常理智友善的提問.
不管在哪, 提早到40以前退休都是特例, 我們發的英文版(gocurrycracker), 也是有很多大家所謂高收入, 投到好胎的歐美人士來comment 說不可能做得到. 我們做到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並為了達成目標去做取捨. 我們只是上班族, 在我們以前工作的公司(或其它類似的產業), 大多的人也都還在拚命工作著. 所以收入高低並不能成為不去做財務規劃, 不存款的藉口. 如果我們10幾年前沒有計劃, 不論收入是多少現在也還會在上班.
我們本來就有打算去歐洲及其它先進國家旅行, 我們一樣會調整生活方式來配合自已的預算. 住不起hotel, 就住hostel. 或是去house sitting, couch surfing. 可能不是一般人喜歡的包套旅遊方式. 但我們相信一定會有方法, 也不害怕去嘗試.
同樣的, 如果有小孩, 我們養育小孩的方式也不會和大多數人相同.
我在客棧上的發文其實不是第一篇, 之前大多是遊記. 常在客棧上查到了很多資料, 都是很多棧友熱心的分享, 所以才會想把我們自已的經驗分享出來. 可能標題下的不夠好. 也已經修改了標題. 其實文章內容只是想分享提早做好財務規劃, 就能提早享受財務自由的成果. 至於要歪曲我原意的, 我再怎麼解釋也沒有用.
謝謝你花時間留言!
看完98樓的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妳說當地物價較高 但我也去過美國 那邊只有服務業比較貴 剩下的基本生活物資是比台灣便宜很多的 我逛過美國大賣場和OUTLET 他們生鮮蔬果肉類等食物 和衣服甚至是車子都比台灣便宜 這妳好像刻意沒提到故意只說物價比台灣貴 資訊嚴重不對稱 或許很多鄉民沒去過美國 所以我在這邊補充一下
如此一來 如果考慮在美國跟台灣過一樣的生活支出的話 在收入高很多之下 確實可以存很多錢 這本來就是立場不一樣 就跟我們台灣去教東南亞人非洲人存錢理財一樣 是不合理的
套用妳回復98樓的:" 另一種人, 是不停的找"藉口", 在別人的例子裡設法找出讓自已沒辨法去實現目標的藉口. "
我覺得Winnie妳舉的例子確實有點失當 不是要質疑妳找藉口 是妳打的文章裡面很多真的跟台灣現況脫節 妳沒考慮到這點單純把提出反證的說成找藉口這樣不對吧 畢竟妳寫的網誌是給"台灣人"看的不是嗎? 所以妳也應該知道妳的生活跟多數台灣人有很大的距離感………… 不要再說"自已的財務計劃無關乎國籍 " 如果妳嫁給一個東南亞的老公 相信妳在會理財也無法達到財務自由 ! 相信這是妳無法否認的~ 很恭喜妳現在生活很快樂! 但請記得在部落格分享或宣導事情也要客觀 否則只會誤導更多台灣人
版主回覆:(12/24/2013 02:42:36 PM)
如果只去旅遊過, 吃過飯, 逛過outlet 就代表你了解當地的所得及支出配比, 那你可能很快可以成為全球經濟專家. 關於物價高並不是我個人的"感覺", 而是有實際的數據得來的.
http://www.numbeo.com/cost-of-living/compare_cities.jsp?country1=Taiwan&country2=United+States&city1=Taipei&city2=Seattle%2C+WA
今天不論我住在哪, 或是嫁給誰, 如果我還是照著我們的理財規劃, 我有絕對的信心一樣能提早達到財務自由.
還有, 如果你真的要跟還在與饑餓及疾病對抗的非洲相比, 那就好好想想我們一出生就比那些孩子們多了多少機會.
當你可以擋得住下午茶/團購/為了聖誕節交換禮物再買東西的誘惑/可以不穿名牌只買市場的390牛仔褲/199的衣服的時候 你也可以環遊世界的. 酸民們就別酸了吧!
版主回覆:(12/26/2013 07:49:29 PM)
我們只是了解自已所需要的不多, 對所擁的很知足.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都不同, 不勉強大家都要能贊同我們的意見. 祝大家都要自已過的開心就好.
其實在台灣要累積資產也是可能的,曾經在ptt看過這篇文章「Re: [請益] 22歲社會新鮮人的理財規劃」http://www.ptt.cc/bbs/CFP/M.1379599982.A.094.html
雖然遇到金融海嘯還是會有將近30%的虧損,但重點是資產配置穩定就可以撐過去。不懂的人乖乖買ETF就好,學習被動投資吧
版主回覆:(12/26/2013 07:51:08 PM)
不論要做什麼投資, 大家都要好好學習及了解. 不要把辛苦的血汗錢不清不楚的送出去了.
看到這個標題多少是會讓人眼紅的啦(尤其是台灣現在經濟那麼差‥~.~)
不過妳們真的是努力才有這樣的回報,"財務自由",相當吸引人啊!
有了貝比後,我反而更想存鈛了‥而不是把存不了錢的責任規咎給小孩
版主回覆:(12/26/2013 07:58:02 PM)
親愛的~ 我真的不是要讓人眼紅呀. 我的本意是想讓大家看到, 除了把一生都奉獻在那些“身外之物“ 以外, 還能有別的選擇. 很多人存不了錢就怪經濟, 怪環境, 怪父母, 怪孩子….但就是不先審視自已詳細的花費. 不過最近大多的網友都很正面. 應該是後面的問與答有傳達到想說的話了.
很好的觀念感謝winnie的分享。
我自己在規劃達到財務自由的過程是參考這篇文章–理財好朋友的 從專案管理看投資理財,可以自己動手一步一步規劃,讓自己更靠近財務自由的一天
http://zakwinnerfinance.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17.html
希望我也能早日逃出老鼠圈/ \
版主回覆:(12/26/2013 07:59:31 PM)
謝謝鼓勵~ 祝福你早日跳出那財務小滾輪, 有更自由的人生.
謝謝。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我仍在加油中
我覺得你的修養真的很好,所以特地留言讓你知道很多人很欣賞你。
其實你提的論點,過去很多年來,有許多的富人也已經提出了,要不要作本來就看人而已。只是你做到了!!實在是好棒!!也很感謝你的熱情分享,不藏私。
另外特別覺得好笑的是,為什麼留言特別酸的幾乎都是男的~!? 說到底,就算給這些人從二十歲開始一個月一百萬的薪水,也不可能會在四十歲之前就財務自由,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些人應該自己先好好想想,而不是"很有行動力地"先質疑別人。
加油!!我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雖然不多,但我現在每個月也有近1000塊的利息了
看完文章及留言後
覺得版主真的是既有修養又樂於與大眾分享成功方法的人
每個人的成功方法都不同
或許複製版主的方法會讓許多人終究失敗
但是借鑿版主方法讓自己多去想一想
對自己必將有所幫助
謝謝妳的文章!我支持妳!
給林友莉﹕
我也是看到這些來酸的人都是男的﹐而且很多都是沒什麼建設性的提問或質疑﹐而直接人身攻擊版主是靠著CCR才能有今天﹐看了覺得他們真是可憐又可悲。我在另一個網站貼了一個同志長腿叔叔的聯結﹐結果就有人馬上跳出來說離題了。說也真奇怪﹐如果Gay Sugar Daddy算離題的話那CCR就不離題嗎﹖同志社會裡面其實對不同人種的接受度還蠻高的哩。既然如他們所說的“只要”靠嫁給歪果仁就可以踏上財富自由的跳板﹐那我路標都給了﹐他們還要嫌路髒﹐不肯走。
就像一些中了樂透頭獎的人很多都在兩年內破產的道理一樣。這些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一篇分享的好文,為什麼引來一堆酸民?
自己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筆者有辦法是筆者的本事,
你不行是你的問題,
我們可以參考,但沒有必要去唱衰,
沒有"可能"與"不可能",只有"願意"或者"不願意",
或許有些人的確光每月開銷就已經把薪水給吃的所剩無幾,
但就像筆者提到的"一般人總拿去提昇生活品質的物質部分",
到底是真的必要開銷,還是我們自己沒有目標只看眼前所以讓一些開銷變成必要?
一個工作內容固定天天在同一個地點空間的上班族會需要智慧型手機嗎?
會需要每個月上網吃到飽嗎?
但是光這筆費用每個月就佔開銷約一千元了
別再酸了,
先想想自己有多少本事吧,
這篇文章給的是目標與方向,
你不行、你辦不到、你就別唱衰,
給一個正向討論的空間,讓環境更好ok?
格主的規劃絕對有可能,因為他們已經在實踐中了。
人們總是懷疑別人的毅力與無法放棄手邊的一切。
我已經環遊世界一次,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目前在籌劃帶著兒子,老公環遊世界一年。很期待,希望Winnie多多分享你們在南美的假期,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
版主回覆:(03/04/2014 08:11:48 AM)
10多年的時間環遊世界真是太讚了! 踏出家門才知道世界那麼大. 以前以為放假一年就可以環遊世界, 實際出去才發現一年連中美洲都走不完呀. 如果真要認真的體驗, 可能真的需要花上一輩子.
謝謝你分享這麼好的理財概念,
也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
有時候真的很容易只看到眼前的物質享受而忘記自己較遠程的目標。
再次謝謝你無私的分享
版主回覆:(03/04/2014 07:51:31 AM)
謝謝~ 祝妳早日達成目標 🙂
我也是和作者ㄧ樣有同樣的想法,謝謝妳的分享,我收穫良多,加油~
版主回覆:(03/04/2014 07:50:43 AM)
謝謝 🙂
重點就是如果你提高存款率至60%, 不論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你都可以在10-13年左右達到"財務自由."
所以重點應該不是在存款率而是每年到底可以存多少錢啊
如果按照退休前與退休後花費是一樣,工作時六成薪水存下來,這樣計算 ,平均下來版主工作的時候每個月的花費也有10萬台幣的水準,而平均每月存款的金額也有15萬
每個月存款十五萬對很多人而言,應該不是只靠縮減支出就可以達到的
如何在工作時努力表現賺錢,才會是關鍵啊!
不過就如你說的,通常能賺這麼多的人很難放手的,到最後賺越多花越多工作時間也越來越長,一輩子都沒為自己好好過
版主回覆:(03/04/2014 07:50:30 AM)
Hello 柏光,
當然如果收入高又能存錢, 達成財務自由絕對比收入低的人容易. 我們之前的收入也都是"勞務所得", 也就是跟一般人一樣靠著上班賺錢.
大家先就目前的收入來規劃, 一邊努力的增加自身能力, 想辨法增加收入. 相信久而久之也一定能離目標更接近.
你們的環遊世界路線如何?我們還沒有去過南美洲,正在想要不要先去學習西班牙文?不過,年紀大了,不容易啊。
版主回覆:(03/22/2014 12:45:26 PM)
西班牙文其實算好學的. 拚音跟讀音相同. 我們學1個月基本旅遊要用到的簡單會話都沒問題. 再加上肢體語言就暢行無阻.
的確世界上很多人會選擇比較保守的正規路線買車買房,
可出去玩見多背包客之後,
有些人就是可以像是日劇派遣女王工作五個月休七個月,
也有不少APP高手是拿著筆電跑天下,順便環遊世界,
都是親眼所見活生生的人啊 !!!
這樣的生活前提的確是自身的專業能力要夠好,
才可以帶來高於基本生活的財富,
相對選擇不走正規路線來換取對於自己更有趣的生活方式也是重點,
只是大多數的人總是覺得選擇太少,不敢去做這樣的選擇,
還有很多價值觀跟"務實觀"
不過除非要中樂透,我還真不敢輕易放掉自己的工作(帶有一些價值?)
人生最重要就是要打造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生活方式阿,
用盡任何辦法都要達成這樣的生活啊 !!!
生活不是只有旅行,還有好多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啊!
很喜歡這樣的分享,可以看到人生選擇的無限多可能,
恭喜你們找到這麼棒的生活模式 🙂
版主回覆:(08/03/2014 09:44:09 AM)
謝謝.
人生本來就是自己在過. 想事業有成, 想成為頂尖專業人士, 想要當貴婦, 背包客或想提早退休都是自己的選擇. 大家也都為著自己的選擇而努力. 只要過的開心充實不傷害別人就好.
很多人在看到一種新的思維, 第一個反應是自己不可能做到. 就開始指責對方也不應該做得到. 但也有些人是看到了新的思維, 不一定需要照著做, 但能引發自己的想法及吸收新的觀念.
很開心這文章能帶給你一些新想法. 🙂 每個人對人生都有不同的選擇及體驗. 我也會努力保有開闊的心跟大家學習.
你好
看到你的文章後,我開始認真的研究提早退休的可能,開始記帳、省錢以及認真學投資,雖然我有份薪水不高但清鬆的工作,大家都應該覺得我可以工作到老,但我真的好想好想早點退休,過我想過的生活,謝謝你的啟發喔!
分析相當透徹!
不過為來→未來,這讓我看很久
因為一直以為是雙關語
我還特地上網查了一下為來呢 哈哈
結果 應該是想說〝未來〞 對不對?對不對 哈哈哈哈
人生開心就好
隨著心情走沒什麼不對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冒險要走
沒有硬性一定要怎樣
所以…
快快樂樂就好。
目前我準備了一些美金.加幣及歐元,
計劃未來三四年趁還有體力的時候
好好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作人生最後的巡禮,
不知道有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以與我一同雲遊四海.
(06)2933056
0988851530
看了一些以下的留言 只想說一句溫馨的提醒 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 其實總會看到一些聰明的人懂得賺錢存錢 懂得如何讓生活快樂..其實人還是看自己擁有的比較好..我想到我以前失去了一些朋友 因為我羨慕他能去國外留學還是有好的成就 我弄得自己不開心難過…現在則是珍惜所擁有的 也許很有成就的人比 我的薪資少 工時長。但我在工作時認識許多在療養院跟自己差不多年紀 可是已經有重度精神疾病 已經不會再痊癒。 看自己有的 知足。才發現自己擁有的幸福也不少 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樂觀的活每一天。才是一個正向的人生觀吧
版主回覆:(11/27/2015 02:05:38 PM)
你說的很對. 大家要先懂得珍惜自己所有, 知足惜福才會快樂. 有夢想就認真的朝夢想前進. 認真的活過日後就比較不會後悔吧. 🙂
好棒的分享,值得往這方面努力,讓心靈財務真正自由。
版主回覆:(12/17/2015 01:57:39 PM)
謝謝波波的留言鼓勵
Winnie你好~
偶然看到你的部落格,真的滿心歡喜!! 我們也在計畫一模一樣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有人成功的做到,而且證明了這個模式是可行的!!!!加上仔細讀了Jeremy 的 blog,所有東西都很具體,不像是紙上談兵。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的確感覺不到存錢的意義,而且當它只是數字躺在銀行/股市裡,更加不知道存錢的目的。所以我跟老公開始趁我們沒有小孩的時候旅行,幾乎每個一個半月我們就去一個地方一周,一年也跑了很多地方,我們才發現其實錢還挺重要的哈哈哈。
現在我們也買美國的ETF,一年存下60%的錢(仍然可以出國玩不影響生活),預計13年後(我40歲的時候!!!),可以準備退休,也許做些想做的事情出國旅遊或是教瑜珈,或是帶著父母去玩(那時候他們65也還跑的動)
我覺得你有一句話寫得真的很好–這些錢都是"提早"規劃"存"下來的,
真的 人生充滿了選擇,只有自己可以為自己負責。
我會持續關注你們喔~ 一起加油,快樂生活吧!!!
版主回覆:(12/30/2015 09:50:06 AM)
Cynthia 妳好! 好開心也謝謝妳願意分享妳的故事 🙂
沒有小孩的旅行真的很令人羡慕呀. 現在的我們常常都坐在搖椅上遙想當年自在漂呸的背包客上活. (遠目~ )
13年回頭看真的一眨眼就過了, 而且很神奇的是通常計畫的財務自由年限都會更早達成(我們聽了很多人的故事都是這樣). 可能是因為為己經習慣為了財務自由節約, 加上投資的回報一年比一年多.
祝福妳跟妳家老公在新的一年也能收穫滿滿, 幸福快樂!
大偉地產諮詢顧問~法拍屋代標+各種土地買賣及繼承等相關問題
法拍屋代標
及重劃土地買賣、市地重劃土地、區段徵收土地、日據繼承土地、收購道路用地、容積移轉辦理、公同共有處理、整合土地辦理、疑難土地處理、困難案件處理、地籍清理辦理、祭祀公業處理、畸零土地買賣、共有土地處理、地籍總歸戶查詢、地籍清理辦理、繼承人查尋辦理、地籍總歸戶查詢、共有人眾多整合、土地疑難雜症、住道尚未分割等、各種土地相關業務0925-477770 大偉
LINE:0925477770
好棒!!很羨慕你們雖然過著物質『窮』生活,內心卻是無比的富足~
人總是陷在物慾之中,很難看清真正重要的東西,等到想珍惜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看到現代的人往往追求享受,既浪費又不環保,這樣真的很不好!
看到妳寫其他網誌的縫縫補補生活、破大洞的褲子、小氣鬼比賽……覺得真的太猛也太節省了!要下決心這樣度日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呢,感謝妳們的經驗分享,希望能夠仿效你們的生活態度,活出自然快樂的人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