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乾己經2歲9個月了, 也就是到了一個語言爆炸期. 只要一張開眼, 就講不停, 不停講, 就是個止不住的話癆.
對著媽媽講中文, 轉過頭馬上又跟著爸爸用英文回答, 還常在大眾交通工具上跟陌生的叔伯阿姨們搭訕.
常都會聽到陌生人很驚訝的說: “哇! 他好厲害呀, 這麼小就會說二種語言.”
我們從他出生到現在, 去過了28個國家, 除了英語系國家, 每個國家說的語言都不同.
扣除環境因素, 我們堅持的方法就是:
– 媽媽只說中文
– 爸爸只說英文
(平常我跟老J間說英文)
雖然聽到身邊大部份雙語寶寶的例子都是開始說話及用字會比較慢, 但可能我們二個無業遊民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 語言剌激夠, 餅乾開始說話的年紀跟一般孩子差不多(大約1歲-1歲半己經會用不少單字溝通)
一開始, 雖然我跟老J間說的都是英文, 但因為主要照顧者還是我, 餅乾的語言發展也是以中文為主.
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 他所有的單字都是中文.
爸爸問他英文, 他也用中文回答. (常常我還要當中間人, 幫爸爸翻譯兒子的話)
所以曾經有段時間, 我也考慮是不是在搬回台灣後, 因為身處中文環境, 我們在家全說英文, 刺激他的英文發展.
但在他2歲半的時候, 英文開始急起直追, 跟爸爸溝通完全無障礙.
現在他己經能明確知道”媽媽話” 跟”爸爸話” 是二種不同的語言.
童書看到英文的就會主動拿給爸爸. 中文就指定要媽媽說. (而且媽媽如果拿起英文童書唸, 他還會生氣)
我回過頭一算, 從他出生到現在. 同時身處雙語的環境大約是3年. 每天12個小時醒著的時間, 加總起來(12小時x 365天x 3年)大概1萬多個小時.
之後的他, 因為所受的教育跟環境, 可能會在中英文間出現一種強勢的母語, 來當成的思考及辯證的工具. 但中英文基本的聽跟說己經是無障礙.
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報導都指出, 雙語的孩子不止在語言上表現好, 在智力上的發展也有幫助.
紐約時報: 為什麼掌握二種語言的人更聰明?
Ted-Ed: The benefits of a bilingual brain 雙語大腦的好處
孩子的大腦學習外語比大人容易, 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在發展, 就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有可塑性. 可以用左右腦同時學習語言. 而大腦就像肌內一樣, 越用越發達.
需要在語言之間不斷轉換, 可能帶給孩子一些認知上的優勢. 研究發現, 雙語大腦的執行功能更加發達, 能夠在不同的任務之間轉移注意力, 也能更加容易地解決問題.
而且還也證據顯示, 雙語的孩子學習第三種語言更容易, 還可以防止老年腦部退化, 遠離阿茲罕默症.
所以, 雙語有這麼多好處. 如果你也想讓你的孩子不止學習一種語言, 最好是從一出生就開始.
廢話! 但是我不會說英文呀…(摔盤子!)
台灣有個小小的迷思就是雙語=英文+中文
從小在台灣成長的孩子, 其實有很棒的雙語環境可以用來剌激小孩的語言區發展…..台語/客語快拿出來用呀!
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資料來源:wikipedia)
我們這一代, 還有很多人是國台語雙語都會聽會說的雙語寶寶.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們多接觸台語或母語,反而從小送孩子去學美語.
我小時候在阿媽家說台語, 上學說國語, 中午看的電視是天天開心, 晚上看無敵鐵金鋼.
有讀過我的成長故事的朋友們應該知道, 維妮自幼家貧, 在上國中前是完全沒上過英文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有受過多種語言的剌激, 所以我學英文跟西班牙文都很快就上手.
從12歲還是ABC文盲, 也沒有特別去補習班加強, 20多歲可以跟老J用英文談戀愛(也算進步神速對吧?)
所以, 當我聽到陌生人很讚嘆的說: “哇! 揪力害呀, 妳家還子這麼小就會說雙語哦.” 我的回答都是”其實我們大家也不錯呀, 國語台語都會說!”
在台灣,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從小掌握雙語學習, 幼稚園時就把孩子送去全美語學校, 但其實學齡前, 就可以在家裡”用自己最會的語言”活化小孩的語言區.
從出生開始剌激大腦語言發展, 等之後要學第三第四種語言說不定更會容易.
比起很多父母硬要用自己不太上手的英文教孩子錯誤的語句, 不如試著從嬰兒時期開始, 阿公阿嬤只說台語. 或是父母各說一種主要語言來溝通. 真的可以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多種語言.
我雖然後來的30多年都不常用台語, 但因為小時候跟奶奶住了幾年, 現在聽到台語還80%聽的懂. 幼兒的海綿腦真的是嚇人的好用呀!
Recent Comments